北京公路系统参观考察城市道路天然沥青高模量应用项目

发布时间:2024-05-10 | 次浏览

      5月6日,北京市密云区公路分局、门头沟区公路分局、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北京市专业设计院、长安大学设计院、中国华西设计院、北京市七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相关施工材料等企业代表一行20余人,赴北京市安立路(含BRT公交专用道)和北京市五环石丰桥两个微粒化天然沥青应用项目路段参观考察。西安众力首席技术官曾赟现场为考察团一行进行了微粒化天然沥青技术讲解和项目应用情况介绍。

01.webp_副本.jpg

02.webp_副本.jpg

考察团一行参观石丰桥项目现场      

      石丰桥位于北京市五环主路,常年车流量大,日交通量超10万多车次,重载车辆多,主桥为混凝土斜拉桥。2022年12月,为解决桥面铺装病害,特别是车辙拥包、网裂坑槽问题,采用微粒化高模量天然沥青为结合料,铣刨原8cm沥青面层,重新铺装3cm HSMA-10+5cm EME-16沥青面层。

      鉴于首都交通保畅要求,项目实际施工时间集中在凌晨0时至5时,户外温度-5℃~-10℃,施工难度大。混合料采用了温拌工艺,并适当提高了出料温度,从而对材料耐高温、耐老化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最终成功实现了极寒低温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施工作业。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指标优秀,迄今经过两个冬季和一个夏季的考验,桥面铺装表现良好,未发现病害问题。

03.webp_副本.jpg

04.webp_副本.jpg

考察团一行参观安立路BRT公交专用道项目现场

      安立路含BRT公交专用道项目于2023年11月底展开维修工程、采用5cmHSMA-13表面层和7cmEME-20中面层结构,EME 20采用大掺量RAP(40%)的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筑。公交专用道车流量大,频繁刹停启动对路面承载能力、抗剪切、耐疲劳性能有极高要求。再生后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表现优异,满足国内现行所有标准规范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基于微粒化天然沥青技术的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成功应用,在保障材料性能,提升了固废利用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项目成本,提供了全新的绿色、节能、循环利用的可持续交通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技术路线和成功案例。

      自2022年8月,北京市四环项目中成功采用微粒化高模量天然沥青HMB®,并开创性的进行HSMA+EME结构的沥青面层铺装后,北京市多个道路养护项目采用这一方案解决车辙为主的路面综合病害问题,且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应用,实现水泥桥面铺装、极寒低温快速施工、大掺量热再生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等应用技术难点突破,开创出以微粒化高模量天然沥青为结合料,进行HSMA+EME结构应用的高等级城市主干道建设养护的全新技术方案,并逐步在北京市政道路养护中实现规模化应用。此次参观考察活动,再次现场见证了微粒化天然沥青路面实际投用后的良好表现,微粒化天然沥青技术和产品性能得到行业各方代表一致认可。期待通过此次活动的示范效应,能够进一步加速微粒化天然沥青技术在北京及周边区域的规模化应用。


服务热线 029-89384686
About我们
News资讯

隐私政策 一般法律条款和法律声明

©2019西安众力天然沥青版权所有 陕ICP备19019525号-3